“守正创新 砥砺前行”|2023年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为提升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研究生教育模式,11月21日下午,2023年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于外国语学院求是报告厅顺利举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莫柏林作开场致词,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联健教授、白佳芳教授、梁燕华教授出席论坛,白佳芳教授、彭程教授、陈兵教授及黄成湘副教授作主旨发言,全体硕士生导师及部分研究生参会,白佳芳副院长主持论坛。
莫柏林书记开场点题,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针对我院师德师风建设,莫书记引用“大先生”这一概念,向研究生导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成为一名相对纯粹的学者;二是既要奋勇争先,也要淡泊名利。同时,他强调我院学子需牢记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响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号召。
(图为莫柏林书记致词)
白佳芳副院长围绕“守初心、谋新局,加快外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主题作主旨发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急需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提质创新发展新时代已是大势所趋。白佳芳副院长切实分析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培养、学业管理、政策规定等现状,主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教学与课程建设、培养过程管理、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探索我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模式。
(图为白佳芳副院长讲解我院政策)
彭程教授以小见大,从普通研究生的学习历程延伸到我院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制度。一般来说,研究生投稿论文时常关注学术类权威期刊杂志,彭程教授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可多尝试科普类、文学类文章。关于研究生课程,彭教授建议“点到为止”,边读边写,提高研究生的文献检索水平,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拓展知识面为主。打破导师与研究生一对多模式,采用“多对多”模式,多位导师与多位研究生协同作业,在科研工作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灵感与火花。
(图为彭程教授分享对研究生教育的建议)
陈兵教授主要讨论AI翻译技术背景下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快速更新迭代的AI在翻译和语言服务领域发酵涌动,中低端翻译者时刻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翻译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具体而言,翻译技术主要指服务于译文生产的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所需要的技术。为此,我院开设机辅翻译课程,教授Trados、YICAT等机辅翻译工具的使用,并计划举办两场翻译技术发展与教学应用的小组活动。除翻译技术小组成员外,陈兵教授诚挚邀请学院广大师生参与讨论。
(图为陈兵教授谈论翻译技术课程)
黄成湘副教授的发言以“MTI项目式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项目式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及实践情况。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实际项目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实践性强,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但对时间和资源需求较高,出现工作分配不均的问题。黄成湘副教授以城市宣传视频的翻译与配音制作为例,具体探讨践行项目式教学实践的两种情况:模拟翻译项目与真实翻译项目,并强调两种翻译项目都需要个人、团队和学院三方努力。
(图为黄成湘副教授介绍项目式教学模式)
主旨发言环节结束后,参加论坛的研究生导师与各年级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组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组,围绕高水平学术论文指导与发表、师生关系、AI翻译技术对翻译硕士教育的冲击、课程设置等主题展开讨论。多位师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发表“师生一起参与设计课程”、“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中肯看待专家盲审在评定毕业论文质量的分量”、“平衡阅读积累文献与论文写作的主次关系”等富有创造性的提议,不仅拓展研究生的思维领域,也为我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创新发展提供多元视角和有益启示。
(图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联健教授主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组讨论会)
(图为祁广谋教授主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组讨论会)
(图为分组研讨环节中发言的研究生)
论坛临近尾声,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发表2023年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论坛闭幕词。罗院长向到场师生以及组织人员对论坛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高度赞扬此次论坛的创新性、实用性、启发性,同时期望研究生创新发展论坛在我院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本次论坛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为罗选民院长发表论坛闭幕词)
(图为部分与会师生合影)
照片:陆思思 夏邹冬菲
文案:吴艳荟
审核:白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