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研究动态>> 正文

研究动态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7月23日至26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广西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全国知名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以及百余位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硕博研究生共同参会,围绕比较文学进行学术与教学交流。

会议现场

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乐黛云、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桑德拉·伯曼(Sandra Bermann)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王宁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会议现场

田利辉表示,广西大学欢迎并支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希望各方学者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激发灵感、产出硕果,推动比较文学研究迈入中国学派的辉煌时期,构建更加国际化的比较文学研究,助力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传播,实现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田利辉致辞

乐黛云在远程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聚焦“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对话交流已成为重要的时代主题,会议涵盖的分论题丰富、新颖,比较文学学者应抓住对话机会,在研讨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乐黛云致辞

桑德拉·伯曼通过远程致辞向现场参会者介绍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盛情邀请各方学者与硕博研究生参加2022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3届年会,期待海内外的比较文学学者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桑德拉·伯曼致辞

王宁提到,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是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任务,同时也是从事外国文学研究者的任务,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一支,比较文学学者通过中外人文交流实现 “人文外交”;在未来,中国的外国文学学者将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宁致辞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暨清华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宁、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系教授张隆溪、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曹顺庆、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跃红、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辉、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宋炳辉分别作主旨发言。

王宁教授就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阐释了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思考和研究实绩建树,并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文科的视域下,应当抓住进入国际前沿、发挥领军作用的极好机遇。

王宁发言

张隆溪教授围绕“文论概念与中西比较文学”进行线上发言,他认为,在中西比较文学已进入后理论时代的背景下,比较文学学者应加强中西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的深入了解,从理论问题的思考中提出有意义的比较问题。

张隆溪发言

杨慧林教授带来了题为“‘是一是二’与‘两支烟斗’的隐喻”的发言,他将乾隆题字的“是一是二图”与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这不是一支烟斗”对观,重新阐释了福柯《这儿有两支烟斗》引出的“词”与“物”之断裂,从“主谓句辞”和“相关逻辑”探讨中西之间的有趣差异。

杨慧林发言

曹顺庆教授在发言中提到,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教材中所论述的方法尚未涵盖比较文学的重要实践,作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理论实践,比较文学阐释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重要理论应当进一步明确,并写入比较文学的教科书中。

曹顺庆发言

陈跃红教授认为,数智时代各种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可能正在催生某种具有本体论特征的新型跨学科文化和文学研究,陈教授在发言中探讨和介绍了这一跨学科研究方向的新进展。

陈跃红发言

叶舒宪教授着眼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文科发展历程,将比较文学作为自下而上形成的新文科运动的探索性先驱学科,梳理其伴随时代发展而逐渐展开的学术史过程,盘点其对文科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创新成就。

叶舒宪发言

张辉教授的发言以“莱辛如何思考文明冲突问题?——《智者纳坦》中的指环寓言再释”为题,通过分析莱辛的最后一部剧本《智者纳坦》,试图从诗或文学的角度具体呈现并反思文明冲突问题,提供理论思考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张辉发言

宋炳辉教授以“文学世界是平的吗?——关于莫莱蒂方法论的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莫莱蒂关于世界文学的猜想和远距离阅读理论,先后从两个不同角度展开探索,为我们从新思考世界文学的意涵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其内在张力和内部矛盾值得进一步讨论。

宋炳辉发言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设有20组分论题,内容涵盖文化转型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时代转型中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文学中的终极关怀、比较文学阐释学等。

在“东南亚文学文化研究”分论坛上,广西大学的关熔珍教授对壮族歌仙“刘三姐”文化在新加坡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情况进行梳理,聚焦探讨了“刘三姐”在新加坡传播接受过程中所呈现的族裔文化意识与由此构建的新加坡“刘三姐”形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关熔珍发言

在“时代转型中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分论坛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洪涛教授提到,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世界文学理论有机地融入其中,国内比较文学界应该深入探索世界文学全方位融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路径与方法,进而全面更新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

刘洪涛发言

在“比较文学变异学”分论坛上,四川大学的赵渭绒教授着眼于经典名著《春香传》与长篇小说《春香》,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方法对二者进行辨析与研究,探讨了二者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并揭示导致这种变异背后的历史社会原因。

赵渭绒发言

在“跨文化文学阐释 理论与个案”分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的张冰教授探讨了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在“总体文学史观”的视野中,运用历史诗学比较方法,以传统经典为解码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解读,以期探寻其揭示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经典间关系的理论支撑,及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对中国文学图景的独特展现。

张冰发言

26日下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本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主办,188金宝搏官网 承办,旨在为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更广泛深入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领域,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创新建构及特色人才培养,提升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世界性整体水平,发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在“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合影



文/潘亿

图/黄光 王豹 陈月圆 任君





上一条:亚洲ESP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全国第九届专门用途英语研讨会召开下一条:介子学术讲坛 | 第五十七讲“越南语专有名词的汉译与历史问题”

关闭

Baidu
map